醬酒消費熱不熱還有待驗證。毋庸置疑的是,白酒板塊近兩年來一直是二級市場上熱度最高的板塊之一。股民們一邊猜測“白酒股價是否已經漲到天花板”,一邊眼睜睜看著白酒股屢創新高。
據記者統計,截至11月18日,Wind白酒指數收錄的18只白酒股年內的平均漲幅超過80%。18家上市公司市值合計超4萬億元,為37只銀行股總市值的近一半,但前三季度凈利潤合計不到銀行股的5%。
10月份以來,白酒股漲勢明顯,其中青青稞酒上漲約70%,酒鬼酒上漲約35%,瀘州老窖上漲約37%。金徽酒更是一路沖高,一個半月漲幅近170%。
但強勢的白酒板塊也在11月13日集體回調。截至當日收盤,伊力特、迎駕貢酒跌停,金徽酒盤中跌停。8只白酒股跌幅超過7%,貴州茅臺亦下跌1.59%。
有市場人士認為,當日的回調與中金公司近期發布的一篇研報不無關系。中金公司這篇名為《小酒熱下的冷思考》的研報提到,近日小酒企上漲原因主要為:三季度三四線酒企業績環比普遍有明顯改善,業績兌現引發市場關注,加上明年上半年低基數帶來的潛在業績彈性,因此獲得資金青睞和炒作;部分資金流入歷史上一直具備“防御功能”的白酒板塊,助推板塊情緒;酒鬼酒及金徽酒等獲得資本青睞,樹立了板塊標桿,引發投資者關注等。
報告還強調,目前針對部分小酒企的炒作已經脫離基本面,或較大程度上透支了業績增長,資金推動上漲需警惕短期情緒回落后帶來的沖擊。從基本面維度看,白酒過去5年大牛市的核心邏輯沒有發生變化,未來仍然是價位升級和品牌集中的過程,高端、次高端以及光瓶酒(即不帶外包裝的瓶裝酒)龍頭會繼續提升市場份額,并獲得可持續的、確定性的增長。
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也表示,目前要注意白酒板塊分化的風險,特別是低端酒和地方酒潛藏的風險。
實際上,小酒企的業績數據的確不如股價數字好看。金徽酒今年第三季度凈利潤僅為3900萬元,環比下降38%;金種子酒今年以來業績持續虧損,第三季度單季凈利虧損擴大至5000萬元;青青稞酒今年前三季度凈利潤虧損達6000萬元;伊力特第三季度凈利同比下降44%,前三季度現金流下降109.6%。
11月17日,白酒板塊再次出現調整。截至收盤,18只白酒股中,僅4只收紅,主流品種紛紛下跌。隨后的一個交易日,白酒板塊繼續向下調整,前期強勢股金徽酒近乎跌停收盤,連續兩日下挫。